茌平县吴官屯社区:大棚种草莓 蜜蜂来“打工”
1月16日,走进茌平县振兴街道吴官屯社区草莓采摘棚,只见嫩绿的叶子,白色的小花,衬着一颗颗鲜红娇嫩的草莓。再细看,一只只蜜蜂在草莓间“嗡嗡”飞舞,不时落在白色的草莓花蕊上授粉、采蜜,让整个棚室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。
每年春节前后,吴官屯社区富硒采摘园的草莓大棚里都是人流如织。“草莓口感软糯香甜,果型也漂亮,孩子说这是‘甜富美’草莓。”草莓棚内,带着孩子前来采摘的聊城游客李科言说。“草莓好看又好吃的秘诀就在于回归自然的种植法。”采摘园的园主常路春告诉记者,园里引进了两余万只蜜蜂来“打工”,投放在草莓大棚中,专职负责草莓花朵的授粉工作。“蜜蜂并不是农户想‘雇’就能‘雇’。蜜蜂对化学农药十分敏感,一滴杀虫剂滴在蜂箱口,一整箱的蜂都活不了。”振兴农技站高级农艺师杨淑君说,蜜蜂被称为高效的环境“监测师”,如果市民在大棚中看到有飞舞的蜜蜂,说明草莓生长的环境是绿色安全的,可以放心采摘品尝。
去年,赶在草莓开花前,吴官屯社区的草莓大棚都被施放了一群比蚂蚁个头还小的虫子,专门捕杀草莓常见害虫红蜘蛛。“它们叫捕食螨,起到以虫治虫的作用。”常路春说,“这几年农技站的技术人员到地头培训,这样的绿色防治招数教了不少。”如今,大棚里使用了防虫网阻隔、灯光诱杀、色板防控等绿色防控技术,大大减少了农药使用量。
“以前都是靠工人一朵花一朵花地用毛笔蘸,忙得不可开交。现在有了蜜蜂来帮助授粉,小果、畸形果不见了,草莓颜值更高了。”常路春满意地说,“蜜蜂很勤劳,不用人催,到点儿就出工。”每天上午十点钟左右,大棚温度上升到20摄氏度左右,小蜜蜂就成群结队出来忙活了,等到傍晚温度降下来了,它们就回到蜂箱里。杨淑君告诉记者,据农业科研部门的抽样检测显示,利用蜜蜂为草莓授粉,坐果率平均提高30%,增产20%-40%,歪果、畸形果率减少30%以上,品质和产量实现了双提升,采摘旺季每天接待近百名前来采摘的游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