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书记点赞耿店村三年来,聊城市牢记嘱托勇担当——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倾力描绘“鲁西风情画”

时间: 2021-03-15 09:07:15



□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茂明 赵宏磊 蒋希伟 钟伟

3月8日,时已初春。

正在北京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、耿店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,思绪再次回到了三年前。

2018年3月8日,***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,表扬了耿店村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的做法。耿遵珠特意把这段录音保存在手机里,时不时就拿出来听听

总书记的话语,不仅激励着耿遵珠和耿店村村民,也回荡在每个聊城人的耳边!三年来,聊城市把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化作乡村振兴的动力,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。水城大地上,澎湃着乡村振兴的新动能。

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必须迈过的一道坎。2021年2月25日,北京人民大会堂,***总书记在这里的庄严宣告传遍了万水千山: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,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!

聊城也是这篇伟大史诗的参与者、见证者、书写者。在这片87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同样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。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和要求,聊城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扶贫工作,走出了一条具有鲁西特色的脱贫之路,脱贫攻坚战实现圆满收官,践行了“一个也不能少”的庄严承诺。

牢记总书记嘱托!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践中,全市上下对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理解更深,努力拼搏、接续奋斗的精气神变得更足。在***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,聊城乡村振兴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!



“对山东来说,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。”3月8日上午,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山东代表团第一小组分组审议现场,全国人大代表、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深情地说。

“2018年3月8日,总书记亲临山东代表团审议,要求山东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,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。”刘家义还特别提到了5个村庄的名字,其中就包括聊城市耿店村。

这个特殊的日子,耿遵珠也铭记在心,因为这是他和耿店村的“大日子”。三年前与总书记面对面交流的一幕,他仍记忆犹新。

时间拨回到2018年3月8日。

当天,***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说,茌平贾寨镇耿店村有个好现象,就是种大棚的中青年越来越多了,这个村的村支书耿遵珠讲了三个原因:一是收入有保障,二是配套服务好,三是生活有品质。

刘家义向总书记汇报,耿遵珠就在会议现场。这时,耿遵珠立即起身,大声向总书记报告:“请总书记放心,耿店村党支部一定不忘初心,继续发挥产业带动作用,吸引更多青年回乡创业!”

当天中午12点26分,喜讯就传到了耿店村。

“总书记点赞我们耿店村啦!”耿店村党支部委员耿传喜第一时间向全村通报了这条消息。村民们欢欣鼓舞,大家口耳相传着一句话——“厉害了,耿店村!”

晚上7点,耿店村村民自发聚集到村委会大院,一起收听收看中央电视台的《新闻联播》。当看到总书记出现在山东代表团的电视画面,特别是听到总书记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,村民们不由自主地鼓掌,掌声一浪高过一浪。



总书记的殷殷嘱托,迅速化作耿店村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磅礴力量。

“乡村有了富民产业就能吸引人才,就能留得住年轻人。”耿遵珠说,耿店村干部群众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,通过做大产业、做强“家业”,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回乡,田野里“长”出越来越多的“棚二代”。

3月5日,暖阳下的耿店村生机勃勃。“棚二代”科技示范园内,一座占地超过1公顷的玻璃温室大棚格外引人注目。大棚里,一排排白色金属架整齐划一,一颗颗西红柿、草莓晶莹剔透。大棚采用无土栽培技术,安装了轨道“小火车”、智能温湿度调节器等先进设备,科技范儿十足。

三年间,耿店村的大棚蔬菜产业实现了升级换代。村民们对蜜蜂授粉、远程监控等先进技术更加熟悉,耿店蔬菜正在从“大路菜”转向“高端菜”,效益明显提高。

耿店村还建起了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,引进了浪潮集团的“质量链”平台,完善了果蔬质量追溯系统。“棚二代”“耿店”两个农产品品牌更加响亮,辣椒、西红柿、黄瓜等5个品种获得绿色食品认证,挺进了北京、上海、济南等地的大型超市,备受消费者青睐。

走进耿店村,“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”几个大字跃入眼帘。总书记的这句话,激励着耿店村干部群众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大踏步前行。2020年,全村大棚发展到700多座,户均3.6座;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.5万元,与三年前相比增长66%。

“总书记指出,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。”耿遵珠说,耿店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统筹推进“五个振兴”,村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大幅提升。

耿店村的变化,是聊城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。三年来,在聊城广袤的田野上,广大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,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正徐徐铺开!



2021年3月5日,惊蛰。

一声春雷唤醒大地,同耿店村一样,一个个鲁西乡村都透着精气神。

“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”,这是赋予山东的光荣使命。作为农业大市,聊城更需彰显落实之力、担当之勇。

市委、市***主要领导对乡村振兴念兹在兹,把方向、定政策、促改革,着力绘就各具特色的“鲁西风情画”。

2019年3月7日,市委书记孙爱军到耿店村实地调研,“要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,全力以赴把耿店村建成全国乡村振兴典型”。

2020年10月,市长李长萍带队逐一对全市60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现场督导,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。

房前屋后种满绿化树木,精致的景观小品点缀其中,荷塘碧波荡漾……走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——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任堤口村,就像走进一幅画里。

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。”2019年3月以来,聊城创新开展“平清种增改”自主治理行动,取得显著成效。在此基础上,2020年2月,聊城乘势启动“家家整洁、村村清洁”自主治理行动。这两次行动,不仅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认可,而且得到了农业农村部的肯定、推广。

一根辣椒,能产生多大效益?

“这几年朝天椒大丰收,每公斤最高卖到20多元!”站在育苗棚前,阳谷县先运辣椒合作社理事长方先运难掩喜悦。

在鲁西大地,像这样通过乡村振兴催生出美丽蝶变的故事,已有了诸多续篇。2020年,聊城营业收入过亿元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达111家,家庭农场达2198个,农民合作社达14903家,数量均居全省前列。

农者,天下之大业也。站在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,***总书记对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”有了新的指示要求。聊城市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,以昂扬斗志、饱满热情,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争取更大胜利!



来源:聊城日报